查看原文
其他

30岁前要明白:所谓的“标配人生”,就是胡扯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书单 Author 书单君




作者 | 书单君

来源 | 书单(ID:BookSelection)

编辑 | 平子


刚毕业一年的表弟最近很焦虑,总是打电话跟我吐槽——“生活和我之前想象的差太远了!”

从小到大,家人总告诉他,努力上个好大学、考个公务员,一辈子就能过得开开心心。

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,上了985,考了公务员,但毕业一年后,他依然适应不了体制内的生活,每天都过得非常压抑。

他问我:“我已经过上了别人期待的生活,为什么还是不幸福?”

像我表弟一样困惑的人,其实不在少数,他们虽然过上了“别人期待中的幸福生活,却没有多少幸福的感觉,经常在焦虑与迷茫中挣扎。

这种现象让我想起行为科学教授,保罗·多兰曾提过的一个词语——社会叙事

他说,社会上充斥着很多“故事”,比如人要事业有成、要早点结婚……很多人都将其视为真理。

但事业有成真的能带来幸福吗?早结婚就一定好吗?

多兰教授根据这些疑问,写成了《叙事改变人生》一书。

在书中,他反复提醒我们:

大家都习以为常的“社会叙事”,只是一种“美好生活的神话”。

它们固然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,但如果将其视为必须遵守的教条,那只会毁了我们的人生。

“完美受害人”的背后

是 “完美世界”的社会叙事



多兰教授这样定义“社会叙事”一词:

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、大众习以为常、深刻影响大众认知和行为的“普遍共识”。

比如,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读书,学历越高越好;要努力工作,尽可能地多赚钱;每个人都要结婚,结了婚就要生小孩……

这些社会叙事,对我们所思所想、所作所为都做出了规范,无论我们是否喜欢,都真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。

“社会叙事”的存在,有一定的正面意义,比如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,让我们活得更轻松、更简单。

但如果我们对这些社会叙事不加以辨别,不问真假就全盘接受,那我们就会陷入“叙事陷阱”之中,给自己和别人造成极大困扰。

最经典的一个例子,就是那些在各种性侵案件中,坚持“完美受害者”理论的人。

前段时间曝光的 “养女性侵案”,网上居然存在不少支持鲍某明的声音:

有人说,鲍毓明是少数有能力对抗美国法律的中国法律人士,暗示这件事是美国人在搞鬼;


有人说,女生没准有恋父情结,目的没达到所以反咬一口的概率更大;


有些网友,明明自己也是已婚女性,居然说“这里面肯定有问题,不然太说不过去了”。


某媒体还出了一篇报道,硬是把这个人人愤慨的恶性犯罪,写成了一个“霸道总裁爱上萝莉”的虐恋故事。

实际上,这件事唯一的“反转”,只能是鲍毓明没有和这个女生发生过性行为,但这一点,鲍毓明自己都没有否认。

南风窗的报道

14岁和44岁相比,财力、阅历、心智、身高、体重都被对方碾压,她或许连“自”都没有,哪来什么“自愿”?

但为什么总有一些人,会认为这女生要负最大责任?

很重要的一个原因,是他们心中都有一个 “完美世界”的社会叙事。

很多人总觉得,这个世界是绝对公平的,只要努力就能成功,做个好人就能有好报,恶人才会有恶报,一旦你受到了什么伤害,那一定是你做错了什么。

这种观念,能让大家更容易适应和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,也能激励大家当一个好人。

所以,它被所有人口口相传,慢慢就成为一种坚不可摧的“社会叙事”。

实际上,这只不过是大家的一厢情愿,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,很多事情并不由我们掌控,好人没做错事,也会遭受伤害。

那些坚持“完美受害者”的人,就是没办法走出这种社会叙事,哪怕受害者已经做得足够好了,他们也要扭曲受害者的形象,忽视受害者的痛苦,来维持自己坚信的“社会叙事”:

“好人是不会平白无故受害的,所以你一定是坏人!”

他们就像多兰教授所描述的那种人,“不仅想融入这种叙事,还会对那些不融入的人表达不满”。


他们的做法,不仅伤害了那些受害者,也伤害了他们自己,他们压抑住自己的同情心,抹杀掉自己对好恶的判断,最终沦为别人眼中冷血无情的人。

赚钱、结婚,然后呢?

在《叙事改变人生》一书中,多兰教授从婚姻、家庭、事业、健康等角度,阐述了那些最常见的社会叙事。

但这些社会叙事,往往不如我们想的那么完美。

比如很多人觉得,活在世上钱赚得越多越好,但赚钱越多真的越幸福吗?

对英国20万人做过调查后,多兰教授发现:年收入2万英镑(约17万元人民币)的人幸福感最强。

年收入超过2万英镑,收入越增长,幸福感就会越减少。

美国也有一份类似的研究,研究人员对美国2万名参与者进行研究,发现年收入在5万到7.5万美元之间(约人民币四五十万)的人幸福感最强。

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人,幸福感居然和年收入低于2.5万美元的人差不多。

多兰教授分析,这是因为钱越赚越多,要面对的麻烦事也就越多,钱能带来的边际效益也越少,因此幸福感并不会增多。


所以,马云说的“月薪2、3万,有个好家庭,生活才是最幸福”,可能真的是有感而发。

除此之外: 

婚姻被认为是人生的必需品,但实际上不结婚的人和结了婚的人,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别;

很多人盲目购买更大的房子,实际上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空间;

当然,多兰教授不是让大家不结婚、不生小孩、不要赚钱,而是想让大家看到社会叙事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你当然可以结婚,但你选择结婚只能是因为它们适合你,而不是社会叙事驱使你做出这种选择。

事实上,我也对多兰教授所说的“叙事陷阱”深有同感。

中国人都听说过一句话,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,觉得早起好处多多,不仅对身体好,还能利用早上的时间多做事情。

我就是在这种说法的引导下,加入了个早起打卡群,每天早上5点就起来。

刚开始几天我还觉得成就感满满,但过了几天就撑不住了,每天都哈欠连连,工作效率直线下降。


我本以为是自己还不习惯,谁知咬牙坚持了半个多月,我每天还是无精打采,多次因为上班打瞌睡被领导批评,后来甚至还病倒了。

我开始怀疑:早睡早起,真的适合我吗?

后来我才知道,原来早睡早起并不适合所有人,有些人一到晚上就犯困,所以适合早起,另一些人晚上精神抖擞,白天喜欢赖床,所以没办法早起。

早起并不是万能的,最重要的是寻找自己身体最适合的节奏,摸索出一种自己适合的工作和生活模式。

多兰教授指出,那些流传甚广的社会叙事,只不过是社会期望对我们所有人的要求,它可以指导我们的行为,但不能超越人本身的感受。

每个人都这么做,并不代表就是真理,更不代表就一定适合你。


三个建议,让你远离“叙事陷阱”

关于如何逃脱社会叙事的陷阱,多兰教授给出了3点意见:

第一,不要对自我耿耿于怀,要接纳自己的感觉。

生活从来没有“一刀切”的模板,我们不应该被现有的想法禁锢。

真正重要的,是我们经历了什么,而不是我们声称自己经历了什么。

任何社会叙事的影响都应该根据人的感觉来评估,哪怕成功人士年入百万、衣着光鲜,如果他自己不觉得成功,那他就谈不上成功。

因此,我们不要再对自己的感觉耿耿于怀,要接纳自己的感觉,哪怕它和主流的社会叙事不同,但这也是你最真切的感受,它能保护你不受社会陷阱的伤害。


正如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的: 

“对大部分人来说,保护我们的只能是常识。这个常识就是:你不舒服,这件事就不对。”

第二,幸福是当下的体验,要关注身边的小事

大部分的社会叙事,都要求大家关注那些重大决策,比如要不要结婚、要去哪家公司。

但实际上,快乐的源泉其实是我们身边的小事:和朋友说笑、呼吸新鲜空气、和陌生人交流……

与其想着如何赚大钱,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如何确保每天晚上能睡一个好觉。

第三,不要代替别人做决定,要允许别人追求自己有益的生活。

多兰教授指出,我们代替别人做决定时,往往也是受到“我这是为了你好”的社会叙事的影响。

但这么做,其实是把对方的感受置之不理,剥夺了别人做决定的权利。

生活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根本不存在什么统一的生活模板。

所以,我们可以给对方提供建议,但千万不要代替别人做决定,因为他们自己觉得快乐的生活,才是对他们最有利的生活。

正如英国诗人马洛所说的那样:“成功只有一种方式——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。”






你可能会喜欢:

一个在看,点出态度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